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大鋼材市場,可該國有缺陷的統計系統卻給鋼鐵企業帶來了一個問題:沒有人知道中國生產或消耗的鋼材的確切數量。
中國受到全球鋼鐵行業的密切關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鋼鐵制造企業會在一定程度上根據中國的需求提高或削減產量。價格和庫存水平以及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的購買量取決于中國市場的繁榮程度。
可是沒有中國提供的可靠數據,統計全球鋼材的供求量(并采取相應的保值措施)就變成了一個猜謎游戲。
事實上,中國的一些鋼鐵企業很可能會說,它們不認為自己應該花時間上報鋼材產量。
作為全球鋼鐵行業的權威統計機構,國際鋼鐵協會上周五估算,4月份中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了7.1%,中國去年的粗鋼產量達到創紀錄的6.25億噸,而2011年的產量很可能會再創新高。
國際鋼鐵協會是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鋼鐵協會提供的數據估算出這一產量的。中國鋼鐵協會號稱自己代表了全中國75%的鋼鐵企業。它主要依靠協會的成員企業自愿上報準確的產量數據。數據并沒有涵蓋中國數以百計的小型私營鋼鐵廠,因為出于政治或統計方面的原因,它們常常瞞報或少報自己的產量。
英國MEPS鋼鐵行業咨詢公司的彼得·菲什說,他認為少報產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鋼鐵行業受到政治壓力,要達到在去年年底之前關閉低效鋼鐵廠的“長期目標”。他說,許多低效鋼鐵廠通過不上報產量而避免關停。
菲什還說,他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鋼鐵協會提供的數據少統計了大約4500萬噸實際產量,大約相當于2010年所公布產量的 7%。小型鋼鐵企業之所以能夠逃避關注,是因為它們時常自己發電,而且中國的電網系統還不夠完善。事實上,它們大都在依靠燃煤提供動力的工廠里生產低質鋼材。
布拉德福德研究公司的鋼鐵行業分析師查爾斯·布拉德福德說:“沒有人真的知道中國有多少鋼鐵企業。”他說,中國的數據太不可靠,以至于近30年來,他一直更加關注中國的耗電量,以幫助統計和測算中國鋼材產量可能實現的增幅。他還說,不知道到底生產了多少鋼材,可能會導致國際鋼材市場的波動。
(轉自:參考消息)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
鋼結構網(www.sdxcjszp.cn)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