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逆流而上
2008年度工作總結暨2009年度工作計劃
建筑鋼結構委員會顧問 張愛蘭
2009年4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全體與會代表,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以非常激動的心情,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匯聚到古城西安,一起回顧過去的一年里留下的足跡,以嶄新的姿態和心情展望和迎接鋼結構行業美好的明天。
我們共同走過了波瀾壯闊而又大起大落的2008年。這是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極不尋常的一年。一方面,我國成功舉辦了一場偉大的輝煌的規模超前的奧運會,圓了中國人民百年追求的奧運夢想;我們以偉大而輝煌的成績迎來了開革開放30周年的紀念慶典。另一方面,2008年又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接踵而來,從年初開始直到年尾,嚴峻地考驗著中國人的韌性和承受力。南方50年一遇的雨雪冰凍,那些電線桿上罕見的冰凌,至今還在我們眼前晃動;5月上旬的汶川地震,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先后有8萬多同胞喪生,經濟損失高達8451億元。正如溫家寶總理5月23日在綿陽市區北川中學臨時教室黑板上所寫:“多難興邦”,一連串的天災人禍,沒有壓垮中國人民,它們象一面面明亮的透鏡,不僅映照出災禍的兇猛和無情,也映照出我們民族感人的面對災難團結奮斗、英勇前行的時代精神。
2008年,我國的建筑鋼結構行業,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在應對許許多多新的挑戰和考驗的過程中,在種種不利因素和困難面前,全行業的眾多企業帶頭人和廣大員工,迎著困難而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不斷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提升企業本身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積極開拓外部市場,充分發揮主動創新精神,變被動為主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障礙。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獲得全國人民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贊譽。不論是巍然矗立在奧運村中的“鳥巢”、“水立方”以及各種相關鋼結構建筑,還是迅速在汶川大地震廢墟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座活動房屋,都凝聚、體現著我們這一行業成員的努力和智慧,都是我們行業在2008年歷史進程中留下的值得驕傲的豐碑。
查看更多詳情
|